奶牛養(yǎng)殖草料供應也需技巧
來源:中國養(yǎng)殖網 編輯:佚名 更新于:2016-6-27 閱讀:
干奶期補充飼料 有利保子護膘
奶牛經過產犢泌乳,體內營養(yǎng)損失較多,加上懷孕、胚胎發(fā)育等營養(yǎng)需求較多,干奶期應根據奶牛體況適當補充精料,以滿足奶牛的生理需要。但有些養(yǎng)殖戶認為不擠奶時不用喂精料或少喂點精料就行,于是便大幅度減少精料喂量,結果造成臨產前奶牛膘情太差,產犢費時,甚至難產,所產犢牛體質弱,母牛產奶量降低。因此,奶牛除剛干奶后幾天和臨產前幾天適當減少精料喂量外,干奶期精料喂量應占母牛體重的0.8%-0.9%,以保證奶牛保持正常體況。
喂牛使用飼槽 節(jié)省飼草飼料
養(yǎng)牛戶在喂奶牛時,大都沒有飼槽,而是直接把飼草放在地上讓奶牛吃,有的只用筐或簍盛草,常常被牛頂翻在地,這樣不僅造成大量飼草被牛踐踏浪費,而且還會帶來一些贓物及病菌,奶牛食后易引起胃腸疾病或傳染病。因此,建議養(yǎng)牛戶在舍外喂奶牛時,也應在拴牛處設置石槽、木槽或水泥槽,把草放在槽里讓牛吃,把好病從口入關。
當然,在奶牛養(yǎng)殖過程中,水的供應也是至關重要的,應該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。但生產中個別養(yǎng)牛戶為了達到讓奶牛多喝水、多產奶的目的,竟在飼料中添加3%-4%的食鹽,殊不知這樣做極易造成奶牛食鹽中毒,即使沒有中毒,也會增加奶牛腎臟的負擔。超量喂鹽后產奶量雖然略有提高,但相應的乳脂率下降和比重降低,其結果是得不償失的。生產中,奶牛精料中的食鹽含量應控制在0.7%-0.8%,如擔心食鹽喂量不足,可在運動場中設立食槽,放入食鹽或舔磚,供奶牛自由舔食。
12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