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牛夏季安全飼管“五注意”
來源:中國養(yǎng)殖網 編輯:佚名 更新于:2016-3-21 閱讀:
搞好奶牛的營養(yǎng)調控
入夏以后,氣溫逐漸升高,天氣炎熱,奶牛受熱應激的影響,采食量明顯減少,產奶量也隨之下降。有些養(yǎng)殖戶為了追求產奶量,不是調整日糧的組合,以玉米青貯為主,而是盲目加大精補料的飼喂量,這樣容易導致奶牛急慢性瘤胃酸中毒。奶牛拒絕采食精補料,只采食少量的青貯或干草,產奶量大幅度下降,并發(fā)代謝疾病---蹄葉炎等。因此進入暑期后,泌乳牛必須喂干草,每頭每天至少保證飼喂3千克,優(yōu)質苜蓿最好。采食量的減少,同樣出現能量供應的負平衡,這是導致產奶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所以在奶牛日糧中添加1%~2%的過瘤胃脂肪-脂肪酸鈣可減少或減輕因熱應激所帶來的后果。
把握投料方式和飼喂時間
夏季白天氣溫高,奶牛的食欲差,到了晚上天氣涼爽許多,奶牛的食欲比白天旺盛。把以往每天三次均衡投料的飼喂方式改為晚間和清晨多投放些日糧;也可增加夜間的補飼次數,使奶牛在夜間采食量占全天干物質采食量的2/3。這是利用晝夜溫差變化來維持奶牛最大干物質的采食量。
保證飲水充足
夏季奶牛的飲水量隨著氣溫升高而增加,泌乳牛每天約飲水130升~170升。而熱應激使奶牛的飲水量增加1.2倍~2倍。所以應準備充足的新鮮水供奶牛自由飲用。如果條件許可,使水槽中的水與井水循環(huán),把水溫控制在25℃以下,奶牛飲后可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。
減少暑期高溫季節(jié)奶牛分娩的頭數
奶牛圍產期體內新陳代謝發(fā)生很大的變化,很容易發(fā)生代謝疾病。奶牛產犢后6周~8周瘤胃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,這個階段奶牛的體質弱,抗病力差。如果產犢時再趕上暑期,熱應激、產犢應激同時發(fā)生,奶牛健康會受嚴重的損害,如產后并發(fā)疾病,往往給養(yǎng)牛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。為了緩解這一矛盾,在奶牛的發(fā)情配種上,做好配種繁育計劃,通過預產期的推算,有計劃地選配。
舍內應安裝通風換氣的設施
奶牛舍的設計有封閉式和前開式,兩種各有千秋。封閉式的奶牛舍要安裝通風換氣設施,屋頂應安裝換氣扇和排氣天窗,這樣可以排出氨氣等有害氣體,保持牛舍的空氣新鮮。
前開式的奶牛舍應安裝吊扇,每4頭~5頭牛安一個吊扇。有利于熱空氣的排出,使牛舍溫度降低。當天氣炎熱,牛進舍時,打開風扇,空氣流通,帶走奶牛體表的熱量,使奶牛感到涼爽舒適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(tài)和泌乳機能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