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褐牛養(yǎng)殖技術
來源:養(yǎng)殖行業(yè)網 編輯:佚名 更新于:2016-12-19 閱讀:
新疆褐牛養(yǎng)殖技術
新疆褐牛屬于乳肉兼用品種,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北疆地區(qū),以伊犁和塔城地區(qū)的數量最多,品質最好。新疆褐牛是以本地的哈薩克牛為母牛,以引進的瑞士褐牛為父本,經過長期雜交、改良、選育而成。具有抗嚴寒、耐粗飼、適應性強,適應草原放牧的特點。1983年通過農業(yè)部審定,批準為乳肉兼用新品種。目前,新疆褐牛大約有45萬頭左右。
品貌特征 新疆褐牛身體結構勻稱,骨胳結實,肌肉豐滿,頭部清秀,角中等大小,向側上方彎曲,毛色主要以褐色為主,也有部分是淺褐色和深褐色。新疆褐牛的額頭、角的基部和嘴部周圍及線為灰白色或黃白色,眼瞼、鼻子、尾巴、蹄呈深褐色。
牛舍建設 牛場場址應選擇在地勢比較高,平坦,避風向陽,遠離污染源、鬧市區(qū),沒有遮擋物,比較開闊的地方。牛舍的基本要求是,通風干燥,衛(wèi)生清潔,冬暖夏涼。牛舍中應該設牛床、食槽、通行道和照明設備等。牛舍前最好有運動場。
牛床一般采用雙列式排列,在10米寬的牛舍內,牛床的寬度一般在2.5米到3米左右。牛床前設有固定喂料的水泥槽,表面要打磨光滑,避免牛在舔食飼料時劃傷舌頭。水泥槽一般寬60—80厘米,深10厘米,這樣的高度有利于牛采食。運動場是牛飼養(yǎng)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運動場通常為牛舍大小的3—5倍,周圍要用鐵柵欄圍好。
飼料準備常使用青貯飼料和全價飼料,還可飼喂自己配制的混合飼料;旌巷暳系闹饕鲜躯湶。 種公牛的飼養(yǎng)管理
一般情況下,在7—8月齡左右開始挑選健壯的公牛進行飼養(yǎng)。在外形上,種公牛要求體質結實,胸部寬厚,骨胳強壯,皮膚有彈性,肌肉發(fā)達,體重在200千克以上,日增重在800克左右。新疆褐牛種公牛的利用年限為6—8年左右。
后備牛的管理由于種公牛的體格大,好斗性強,所以種公牛一般是單圈飼養(yǎng),在飼料上,要粗細搭配飼喂,每天飼喂三次,每天給種公牛飼喂青干草4000克左右,全價飼料4500克左右,每次飼喂要先喂青干草,后喂全價料,保證飲用水充足,自由飲用。 每天要給種公牛刷身一次,每次在5—10分鐘左右。
配種期的管理 人工采精從16月齡開始,每兩周可以采精一次,到18月齡時就可以轉入正常的配種或是采精階段了,每周可采精兩次左右。種公牛在配種期,體能消耗大,除了以上的日常管理外,每頭種公牛每天還要補充雞蛋3—5個,這樣就可以保證配種期間營養(yǎng)的供給了。飼喂時,直接將雞蛋打進全價飼料中就可以。
上篇:
下篇: